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场馆类科普基地,是一座为保护研究展示金沙文化和古蜀文明而兴建的遗址类博物馆。不仅是代表成都悠久历史文化的标志性景观,更成为成都市不可缺少的古蜀文化展示与研究心青少年社会教育基地以及游客参观休憩的重要场所。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长期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活动,普及文化旅游方面的知识。自2007年4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以,已接待外游客1500万余人次,让更多人走进金沙,让金沙走向世界的理想正得以实现。
一工作情况
一金沙遗址博物馆科普工作开展情况
1博物馆接待情况
2023年度,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持续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工作,金沙遗址博物馆全年开放,逢3月4月5月6月9月10月11月12月每个一为闭馆日,截止到12月14日,全年开总放天数达316天。5月18日为际博物馆日,金沙遗址博物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1天。2023年1月19日至2月5日为本年度金沙太阳节,在此期间闭馆时间从18点延长至22点,最大程度保障市民的参观需求。本年度接待观众量为209万人。
2完成科普讲解服工作
截止2023年12月5日,金沙遗址博物馆累计完成政旅游团队学生团体以及涉外接待等各类科普讲解接待任总计批次,同比增长126;讲解票收入286.7万元,同比增长242;其公科普接待1258批次,圆满完成二十届委员,委员组成员谌贻琴,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宣传部部长李书磊,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郭金龙,家安全部部长陈一新,网信办副主任家网信办副主任任盛华,家文物局副局长陆进等重要讲解接待任;完成外事科普接待115批次,包括大运会使节团运动员代表团媒体团一带一路下波黑双边关系发展与合作研修班金熊猫际电影节法导演;组织科普讲解员完成吉金万里西南地区的青铜文明展的讲解词撰写微信导览录制及日常讲解工作;线上线下累计开展特展公益科普讲解活动400余场,服观众百万人次。
3积极助力大运会协同保障工作
为保障大运期期间科普讲解接待顺利进行,在筹备阶段,金沙遗址博物馆根据接待要求拟定6套大运会专用接待方案运动员版本90分钟60分钟,嘉宾版本60分钟40分钟南门进,嘉宾备用版本60分钟40分钟门进;撰写不同版本的英文科普讲解词,12版讲解词英各6版;为全面提升我馆外事接待及应急突发事件处理等能力,金沙遗址博物馆选派英文科普讲解员和接待管理人员参加由大运会组委会所开展的大运会相关知识培训,包含英语技巧涉外礼仪应急突发事件处理等;为提高馆内各一线部门英语接待水,金沙遗址博物馆于6月举行基础英语知识及服英语应用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英语基础知识接待服英语的应用涉外接待禁忌等方面,针对不同岗位进行话术交流及应急事件处理等场景模拟教学,以达到全面提升我馆工作人员的服英语水,以文明友好的精神风貌和标准化的语言迎接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游客,展示我馆良好的际化形象;为确保大运会接待顺利进行,馆内和各一线部门举行内部演练十余次。
在大运会接待科普讲解阶段,金沙遗址博物馆圆满完成大体联主席雷诺·艾德一行英文科普讲解工作大运会使节团英文接待工作大运会青年记者采风团英文科普讲解工作大运会波兰芬兰奥地利运动员代表团英文科普讲解工作以及大运会尼泊尔嘉宾团等外事科普讲解工作。
4宣传推广稳步实施
全年实现媒体报道计1220余篇。其,级媒体报道19篇;境外或外语报道29篇;省市级媒体报道95篇;新媒体报道842篇;全年直播40场,实现观看量超过677万。金沙官方微博粉丝达58万,全年发布博文1670余条阅读量3364万;官方微信发布文章129条,累计阅读量52万;官方抖音和微信视频号全年发布视频83条,总播放量达51万。拍摄制作博物馆视频24个。
二本年度开展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科普活动进校园服学生人次等情况。
1优化科普讲解服供给
不断优化科普讲解服内容,针对学生团队需求提供研学科普讲解,服科普研学学生团队3600人以上;及时更新科普讲解设备,购买蓝牙讲解器发射主机20台,接收器320台,维修K5发射器40台。
2做好科普五进活动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学教育教学的意见相关文件指示,促进博物馆和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学生利用博物馆学效果,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为弘扬古蜀文明金沙文化,丰富学生校园生活,金沙遗址博物馆从2013年起推出金沙文化进校园品牌项目,依托博物馆丰富的文化文物资源,以请进走出去的模式开展活动,积极走出场馆走进学校,将优质的课程讲座等教育活动送进学校,将金沙文化融入未成年人的校园生活,通过课程学,增强学生民族自信文化自豪。自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展进校园活动以,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研发了多样化的博物馆课程,例如金沙成都文化的DNA古蜀王的故事金沙宝贝等优秀博物馆课程,这些课程已送入了上百所学校,惠及幼儿园学初高大学,截止到2023年12月5日计开展活动509场,参与人数更是高达人,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积极开展科普下乡活动,与部新区艳丰村群服心合作,科普志愿者多次去到当地,为村民带古蜀农业主题的文化科普课堂,慰问当地孤寡老人,为村民讲解金沙文化等。
3开展科普金沙特色文化科普活动
金沙遗址博物馆于2023年研发特色文化科普活动科普金沙,科普金沙项目充分挖掘金沙遗址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科普价值,不断增强博物馆科普活动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拟通过结合运用科技手段,馆内馆外协同开展科普活动的方式,面向广大市民开展可理解可接受可参与可体验的系列科普文化活动,构建终身学的文化场所。该项目是基于博物馆公众服工作突破创新项目,旨在通过对博物馆科普内容升级,创新科普手段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科普品质,扩大科普服范围,增强博物馆科普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项目内容是以金沙文化为主题的系列科普活动,拟开展金沙五进系列科普活动走进金沙科普活动,制作金沙文化科普视频,线上科普页面,科普活动开展不低于19场活动持续到明年,科普视频制作不少于8个。
三在全科普日全科技活动全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全科普日全科技活动全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积极开展配套活动,2023年度,金沙遗址博物馆配合全科普日,开展大有不铜的一天线上直播连线活动,邀请云南省博物馆专家与金沙遗址博物馆科普讲解员,就青铜文化展开连线,向观众普及世界青铜文化及炼铜原理。金沙遗址博物馆配合成都科技,加入蓉城科学课堂板块,开展配套活动,邀请本馆专业科普讲解员老师开展青铜文化讲座,参加青少年人数100人左右,通过科普讲解员绘声绘色地知识普及,让孩子们畅游在青铜文明的海洋里。
四通过网络媒体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科普服信息等情况。
金沙遗址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建设持续推进,配套建设科普网站专题页面3个新增科普特展语音导览4个360°全景导览4个,同步在官方网站及云观展台展示。整合馆内现有导览服,实现官方微信公众号菜单栏入口的统一。通过云游天府文博智慧大运信息化项目引入智能导览机器人,智能化为游客提供文基础问询导览服。考古时空门数字体验项目在2022年第56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成都特设的文化交流街区落地,被评为年度全省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文物活化利用优秀作品和年度全省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并入选成都市元宇宙典型应用场景。2023年,金沙遗址博物馆制作的数字科普作品金沙祭祀荣获蓉遇科普.2023十佳科普数字作品奖。
五开展志愿服活动等情况。
金沙遗址博物馆持续组织志愿者开展科普活动,金沙遗址博物馆志愿者团队按工分组,分为讲解组外宣组服组视觉组翻译组。志愿者团队积极创立开展各项科普活动,如古今对话·科技漫旅活动志话天府科普音频飞进社区的神鸟博物馆志愿服项目等科普活动。其,飞进社区的神鸟博物馆志愿服项目获得2020年 第五届青年志愿服项目大赛全银奖,四川省赛金奖;2022年第九届四川省青年志愿服优秀项目;入选家文物局文明办关于2022年度全博物馆志愿服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六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1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属于家全额拨款单位。
2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现有科普专职人员46人,科普兼职人员80人,科普讲解员34人,科普志愿者49人,不断提升科普水,积极参加由全各类讲解比赛科普大赛,家博物馆协会或相关单位举办的各类研讨会年会等学术活动。采用引进走出模式,拟选派讲解员参加相关业培训,根据工作计划安排参加家博物馆协会举办的业培训班积极参加由省市科技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科普能力提升培训,包含科普短视频制作理念与方法科普赛事参赛注意事项科普宣传注意事项等;为大幅度提升科普讲解员的专业知识水讲解态势及语言表达能力,金沙遗址博物馆邀请内学术专家礼仪及语言类老师对全体科普讲解员进行3到5次的系统培训;邀请馆内工作人员就金沙土遗址的科学保护博物馆多媒体科普设施设备的运用以及特展展前培训等主题开设讲座及现场培训;利用闭馆月每一的内部培训时间,让讲解员进行知识分享一一片及现场示范讲解等多种形式的自我提升学。逐步培养出专家型学者型科普讲解员。
二问题不足
基地科普资金短缺,科普活动前期准备无法完善物料师资以及专业设备的支撑;缺乏科普视频和科普图书等科普作品的创作引导;缺乏针对成年人群体的科普活动的经验。
三工作建议
建议上级部门加强对各科普基地的培训,包括如何创作科普作品,如何更好地开展科普活动等相关内容的培训,搭建各科普基地充分交流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