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度终期科普绩效自评报告

  •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知识百科
  • >>
  • 【历史】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度终期科普绩效自评报告
2024年06月13日 9体育

  2023年是全面贯彻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山大学生物博物馆积极响应管理部门的通知号召,结合自身情况,依托特色资源,继续实行展厅全年免费开放,在际博物馆日生物多样性日科技活动全科普日以及校园开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科普宣教和爱主义活动工作,助力双减工作,达到良好效果。

  一 工作情况

  依托特色资源,开展基地宣教。本馆馆藏以华南动植物区系特色为主的生物标本超过120万号,其有4000余号现陈列于室内展厅。展厅实行全年免费开放末及公众假期9001700接待团体或个人参观;工作日仅按预约时段接待团体参观。2023年度截至11月30日,室内展厅已接待人次。除了个人参观,访人员自社会各界组织的活动全多地学生幼儿园开展的研学活动,助力双减工作开展活动38场,2239人次;结合校园开放日自然教育大会等活动接待师生家长和自然教育行业人员参观,其校园开放日收到1894人次预约;校暑期学校大学生和生命科学学基因工程理论与实验培训高生参观;妇女节儿童节等节日及纪念日相关工会组织的特定人员参观;校内外单位支部团支部开展建活动团日活动的参观;县市委部门政协教育局园林局等访问及同行校单位交流。参观人群涵盖幼儿至老年人各年龄层,未成年人约占一半。本馆以青少年儿童为主要服人群,积极开展生命科学知识普及,宣传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倡导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传扬馆藏研究相关科学家的事迹和精神,厚植青少年爱爱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同时,充分发挥作为高校博物馆的科研教学资源优势,为支持校招生宣传新生教育做了大量工作,在服高考师生家长和加强新生思想教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3年科技活动,为落实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本馆围绕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主题,抓住广州科技开放日全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展厅宣教科普讲座主题征文等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校微信公众号等台发布活动推广信息,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参与。在科技活动期间,我馆在展厅内开展宣教活动11场次,348人次;接待个人参观276人次。

  5月20日,本馆开展科学家,我想对您说活动,邀请社会各界前参观和重点推介在展专题展科学家之心从山大学生物博物馆馆藏说起,收到报名210人次,最终接待230人次。许多观众留言致敬科学家参观生物博物馆,看到了很多物种的标本,觉得世界真的很丰富多彩,科学家们收集了这么多标本给我们学,他们非常厉害!学了科学家敢为人先造福人类实创新的精神;也有很多观众留言表达对本次活动认可和称赞这次活动非常有趣有意义,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增长了见识,感谢讲解员的详细讲解谢谢提供参观的机会,朋友学到了有趣的知识。

  5月27日,本馆邀请山大学生命科学学谢强教授主讲科普讲座昆虫物种多样性与命名简介。谢教授首先从物种数量栖息环境及性形态等方面具体介绍昆虫物种多样性;接着,用毕加索蝽为例介绍学名和俗名的区别以及生物命名法,通过展现一些命名相关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在际交流与物种命名相关的趣事讲述命名的重要性;最后,通过介绍自己为在西沙群岛科考发现的新物种命名的过程及该命名对维护家南海权益的特殊意义,强调了在特定区域和历史时期,物种命名与家利益相关。在互动环节,活动参与人员与谢教授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包括一些地名物件流传下的读音问题,蝽类昆虫分类与形态结构的关系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并深刻感受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感政治责任感和浓厚的爱情怀。

  在科技活动期间,我馆还结合全科技工作者日开展我想告诉你的科研趣事主题征文活动。山大学生命科学研究历史悠久,在数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熠熠生辉。这个主题征文活动鼓励科研工作者叙述亲身经历或了解的科研故事,让科研故事学科历史得以记录流传。

  2023年全科普日活动期间,本馆则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主题开展展厅宣教和科普讲座活动。展厅接待792人次,活动人员主要自广州市科普游自由行活动;广州仲元学附属学校双减活动;佛山市亲子家庭活动;广州市人事服心流动人才委第042138232支部建活动,以及昌岗路学新港路学大江苑学及同源学等结对建单位的师生家长。

  9月16日,我馆邀请山大学生态学自然教育心主任叶建飞副教授主讲题为外星物种猴面包树的故事的科普讲座。叶老师曾6次前往非洲开展野外考察,对猴面包树属植物进行了全面的科学考察,积累有丰富的调查资料。在讲座,他展示了大量其本人在科学考察期间记录的猴面包树生态照片,向观众介绍什么是猴面包树猴面包树与面包树的区别目前已发现的8种猴面包树的形态特征和世界分布情况科学家关于澳洲非洲及马达加斯加岛分离的时间以及热带植物演化出的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等方面内容的研究进展,尤其重点介绍了猴面包树与人类的紧密联系。讲座内容专业系统又有趣,并具很强的独特性。在互动环节,大朋友们积极举手提问猴面包树会长在面包树大道上吗?人工种植猴面包树有哪些技术难题叶老师选择和回答了五名观众的提问,我馆则为提问的观众送出由博物馆科研团队完成的科考专著广丹霞山植物图鉴罗霄山脉脊椎动物图鉴。

  通过馆外宣展,扩大服宣传。本年度,我馆参加馆外宣展活动5场次在际博物馆日及旅游日,我馆围绕趣文博,遇见美好生活的主题,前往2023际博物馆日暨旅游日系列活动广州主会场开展生命科学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集市活动。活动前期,我馆向活动组委会免费提供特有科普文创75份,科普图书5本,科考专著10本,部分物资在盒子里的博物馆等预热活动宣传派发,助力活动推广,部分则作为市民游客游览主题集市打卡活动的兑奖纪念品。活动当天,我馆的宣展物资大受欢迎,市民接踵而至,无不称赞科普文创特色显著设计精美,科普图书和科考专著内容专业知识丰富,纷纷拍摄图片通过网络晒图给出好评,吸引更多人前,最终免费派出特有科普文创品470份,宣传材料320份,科普图书2本。6月18日,在山大学校园开放日文化集市上,我馆科普文创品和宣教资料受到自全各地师生家长的喜爱,免费派出773份;展示的科考专著尤其吸引了准备填报志愿的准大学生及家长,为生物学科和生态学科专业招生宣传发挥积极作用。7月89日自然教育大会举办期间,我馆作为山大学自然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自然教育大会会场布置山大学自然教育成果展览;在一起向自然集市摊位活动展示的科普文创和科考专著也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计派出688份。9月2224日,我馆李添明教授团队赴上海市参加寰球宠物博览会,派出科普文创品550份。11月4日,我馆参加科学第六届科学家2023广州专场活动,派出科普文创和科普宣传资料872份。我馆作为自然博物馆,结合专业特色,通过展示派发我馆工作人员主编的科普图书感受身边的生命科学向广大公众传播生命科学知识,从贴人们生活的相关问题切入,提高人们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等相关知识水;通过将博物理念学科知识融入帆布袋文件夹书签明信片挂饰等美观实用的用品使得公众在日常感受自然博物之魅力;通过展示派发井冈山地区陆生脊椎动物彩色图谱罗霄山脉脊椎动物图鉴等科考专著,使公众进一步了解我生物多样性现状,呼吁公众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建生态文明,提升生活的幸福感。科研是一座博物馆的活力源泉,科普是创新发展的基础,通过展示科研成果和传扬科学家精神,在青少年心植入科学的种子,赓续青少年使命担当,引导青少年对科研工作科普教育事业的关注,推动科技创新及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挥专业特长,师生服科普。本年度,我馆师生应邀做科普讲座报告13场次谢强教授应邀主讲格致论道·湾区第21期,题为别具魅力的臭屁虫;王英勇副馆长主讲坪山自然博物系列讲座·馆长论坛 第四讲,题为未的自然博物馆;廖文波教授主讲全生物学基础实验课程虚拟教研室星空·启航课程建设交流会植物生物学实验课程第九讲,题为种子植物分子系统兼论纲的划分;刘阳教授赴湖北图书馆主办的长江讲坛和深圳梅沙生物多样性讲坛主讲城市里的鸟类邻居;庞虹教授主讲物理与天文学科学与人文讲座第49期,题为世界因你而美丽恐龙时代的精灵;博士生齐硕应邀至深圳市盐田区大梅沙奥特莱斯栖息图书馆,主讲梅沙生物多样性讲坛梅沙的水陆精灵;廖文波教授王英勇副馆长李添明教授等在自然教育大会拟建丹霞山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与特有性的自然教育模式分论坛以及8月15日全生态日丹霞山创建家公园科考成果报告会做讲座报告6场次,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本馆师生发表科普文章3篇刘阳教授在科学杂志2023年第4期发表破解鸟类迁徙之谜鸟类迁徙时使用多元的导航手段;王英勇永副馆长齐硕博士生在森林与人类总第395期发表南岭两爬新种不断发现莽山原矛头蝮蛇迟的蛇类传奇巨星。

  经费源稳定,队伍建设良好。本馆为非独立法人单位,隶属山大学,水电物管及在编人员费等均由校支付;学校支付勤工助学讲解员补贴由学校财处经银行直接发放至学生银行账户。本馆实施免费开放;举办的科普活动均为公益性,不收取任何费用;文创科普品不作销售,因此博物馆无门票及销售等收入。本年度完成进账2023年及省级财政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30万元,尚有部分完成项目后划拨的科普经费未完成进账。在队伍建设方面,本年度我馆科普工作人员参加由省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区各级科协等单位部门举办的爱主义宣教和科普能力建设培训7场次10人次;顺利完成2023届讲解员招新及培训工作,新增39位在校本科生讲解员,除主要自生命科学学生态学之外,还有自农学环境科学医学文社会学法学等专业的学生。我馆在i志愿台建立山大学生物博物馆科技志愿服支队目前已有110名青少年志愿者,其学生主要利用末和暑假时间馆实践。今年通过i志愿台发布志愿服活动10场次,为学生提供参与爱主义教育科普教育活动和馆藏家资源的整理与维护工作的实践机会。此外,我馆还鼓励和支持讲解员参加各种类型的科普志愿活动在自然教育大会举办期间,我馆讲解员活跃在大会志愿服岗位第一线,展现了大学子的昂扬风采;贾雪芹马紫贤参加科学技术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科技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奋进科普新征程全科技馆联合行动礼赞科学家活动,分别以钟情草木,醉心科研此生情怀寄树草为题讲述植物学家陈焕镛和张宏达的科研事迹,传扬科学家精神;贾雪芹以生物博物馆为台录制保护生物多样性视频作为全青马班的报名展示作品;潘慧谢艺烨和汤钰萌参加2023年观鸟之乡京山赏鸟暨太力杯京山第十三届野生鸟类观鸟摄鸟大赛,山大学生物博物馆队获得太力杯2023年京山全高校大学生观鸟大赛优秀奖。此外,还支持生命科学学2020级强基班学生吴子晗,苏袁,江心玥,谢定芸,李慧彬以生物博物馆主题,拍摄制作了微视频体悟生命之美 厚植生态底色,作为员发展对象培训班作业。

  二 特色工作

  深挖专业资源内涵开发高质特色文创。本年度我馆挖掘专业资源内涵,努力推动文化创新赋能美好生活,既考虑文创的实用性又注重其深刻内涵和艺术性,先后设计开发了保护大动物系列和山茶属植物系列文创。保护大动物系列选取我馆展厅内陈列的亚洲象大熊猫北极熊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标本以及主体建筑马文辉堂作为创作原型,设计制作了钥匙扣和明信片,旨在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山茶属植物系列以馆藏的两份珍贵的正模标本著名植物学家我馆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原主任张宏达教授命名的淡黄金花茶Camellia flavida Chang, 1981和以张宏达先生姓氏命名的张氏红山茶Camellia changii Ye, 1985又名杜鹃红山茶为设计原型,制成帆布袋丝巾卡套文件夹和书签。其,山茶属植物系列在400份参展作品脱颖而出,荣获第二届广州公园文创大会2023公园景区文创成品征集活动六十强入围奖以及最具人气作品奖排名第一。此外,本年度我馆还增量补充了此前开发制作的科学家之心从山大学生物博物馆馆藏说起资料册甲虫有彩蝶影成群帆布袋和文件夹以及山大学南校园鸟类明信片等。这些科普文创品意义深刻形式多样美观实用,而且不对外发售,仅在博物馆开展宣教交流工作和支持校招生夏令营暑期学校等活动免费派发,独特性明显;本馆工作人员在讲述文创故事时,既普及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等内容,又注重传扬科学家精神,引起了广泛关注,深受好评。

  致力观生物多样之美,感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活动。该系列活动是本馆深入学贯彻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依托自身特色资源开展的系列科普活动,旨在宣传生物多样性生态文明理念以及科学家精神,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活动开展时间以际博物馆日生物多样性日科技活动全科普日等时间节点为主,以展厅日常开放时段为辅,具体包括1以标本展示促生物观感,组织专题式讲解,使参观者得以眼观海量标本耳听生科知识,更立体地感受生物多样性;2以学者讲座促专业传播,普及生命科学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展现山大学研究团队学术成果;3以自然导赏传和谐理念,挖掘南校园生物资源特色,开展校园鸟类植物导赏,培养热爱自然情怀;4以有奖互动传生命意趣,基于本馆特有资源或配套自有专题展推出展厅内专题式互动活动,现生命之趣生命之美以及生命的意义;5以特色文创促理念传承,将特有馆藏科学家事迹生物多样性及生物美融入实用的文创科普品,讲述文创故事时既普及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等内容,又注重传扬科学家精神。每期活动主要通过校官媒等发布活动预告发送海报等资料给结对建的学单位联系人等方式邀请约50名人员参与,以建学师生家长在校大学生为主。本年度截至11月份,计为115场次4270人次开展活动,在普及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传扬科学家精神,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提升社会公众生态环境素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 问题不足

  作为身居校园的高校博物馆,本馆在遵循校园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服社会公众。本年度10月份之前,本馆实施的是观众预约,我馆报备,学校审批,安排活动的接待流程,耗时较多,效率较低。在山大学开放社会公众预约参观渠道之后,个人参观者只须自行预约进校,在我馆开放时段实名登记入馆即可免费参观和获得免费讲解,无须再与我馆联系办理相关手续,这大大提升了本馆接待个人参观的效率。接待团体参观的工作目前则仍延续原程序,与社会博物馆相比,在可接待人数时段和预约流程的便利性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工作建议

  对全科普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建议建议为新入驻科普·科普号的基地提供该台使用的基础培训。

上一篇:【分享】喜报湖南省肿瘤医院获评全国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医院 下一篇:【公司】韩城美发外行季花难画续杀建站